1月18日,资兴市兴宁镇集中安置点福兴苑,受灾安置户陆续搬进新家,志愿者将爱心“十重礼”物资送到他们家中
1月18日,资兴市兴宁镇集中安置点福兴苑张灯结彩,浓浓年味扑面而来
1月15日,资兴市兴宁镇,安置户陈辉煌(右)在领取新房钥匙
1月18日,资兴市州门司镇集中安置点福祥苑,安置户陈永霞的女儿彤彤在新家的床上玩耍
1月18日,资兴市兴宁镇集中安置点福兴苑,安置户徐晓嫦在新家做“开伙饭”,并准备了桃环、扣肉和炸虾片等过年特色美食
1月18日,资兴市兴宁镇集中安置点福兴苑,电信工作人员上门安装电视网络
1月15日,资兴市八面山瑶族乡集中安置点瑶乡家园,安置户赵香兰(右一)在瑶乡慧华电子厂上班,学习加工小型变压器
1月18日,资兴市规模最大、安置人口最多的集中安置点——兴宁镇福兴苑正式揭牌
1月21日,华容县团洲乡团洲新村,安置户徐双喜(后左三)一家邀请亲戚和邻居一起吃“开伙饭”,在新家里热闹迎新春
2024年12月26日,华容县团洲乡团洲新村,首批搬迁安置户宋彦锋在新家贴窗花
1月21日,书法爱好者为团洲新村安置群众免费写春联、送“福”字
1月21日,安置户在团洲新村物业服务中心领取新房钥匙
1月20日,团洲新村安置户陆续搬入新家
1月21日,电力部门工作人员上门帮助团洲新村安置户解决用电问题
1月20日,孩子们在团洲新村休闲广场的健身器材上运动
1月21日,华容县团洲乡团洲新村一期14栋崭新的6层白墙青顶楼房整齐林立,首批360户安置户完成整体搬迁
2024年7月,华容县团洲垸堤防决口、资兴市遇特大暴雨致大量群众受灾。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进灾后重建。如今,华容团洲新村第二批安置户拿到了钥匙,资兴最大集中安置点福兴苑也已揭牌,受灾群众陆续入住新居。
近日,记者走进团洲新村,一期14栋6层崭新楼房整齐排列,白墙青顶,门前灯笼高挂,首批360户受灾群众搬迁至此。团洲垸位于洞庭湖区,长期受洪水威胁,去年洪水退去后,湖南省开展蓄滞洪区居民迁建试点工作并实施整体搬迁计划,在距决口10公里外安全区建集中安置小区。
当天,在团洲新村的物业服务中心,众多群众正在排队办理合同手续并领取新房钥匙。安置户彭韶忠的新房已完成基础装修,他打算简单准备后就入住。首批入住安置户徐双喜对小区环境很满意,周边学校、医院、菜市场和商店齐全,购物方便。在新房里,徐双喜让妻子特地做了12个菜,邀请亲戚邻居吃“开伙饭”,夫妻对新生活充满期待。
团洲新村安置房建设在规划时充分考虑居民需求。每户在小区内有20平方米的菜园子,一楼架空层高度提至2.7米方便存农具,往返小区和原菜园间的班车即将开通且凭身份证免费乘坐。为了让相关群众温暖过冬、幸福过年,首批安置房优先分给倒房户和D级危房户。团洲垸决口灾后居民迁建指挥部指挥长、华容县政协主席张大宏介绍,团洲新村共72栋2236套安置房,目前二期和三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汛期前交付。
1月15日,资兴市兴宁镇、州门司集镇集中安置点首批新房钥匙发放,326套集中安置房交付给受灾群众。
州门司镇燕窝村村民陈辉煌分到一套120平方米三居室新房,享受到17万元政府补助和厨卫“焕新”补贴,还有入住“十重礼”,包括水电费、电视网络费和多种生活物资。
资兴灾后重建不只是住房方面,还包括基础设施修复、河道疏浚、农村饮水管网修复等多维度工作。同时,该市将灾后重建与群众就业增收相结合,推行“以工代赈”模式;开展47个公益性项目,总投资9955万元,让受灾群众能够在本地务工增加收入。这体现出全面、系统进行灾后重建的思路,从解决居住问题到整体环境改善,再到提供就业机会等多方面推动受灾地区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受灾后,为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灾区高质量长远发展,湖南省制定《资兴避险搬迁工作方案》开展避险搬迁工作。按照“应搬尽搬”原则,资兴市6961户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需避险搬迁,安置方式有城镇购房安置、货币安置和集镇集中建房安置,政府给予政策和补助支持。截至去年底,拟避险搬迁户中648户进城购房且551户已入住;3626户签订货币安置协议书。
春节临近,年味越来越浓。受灾群众将在温暖的新居中团圆过新年,感受到融融暖意,开启幸福的新生活。
责编:刘丹 编辑:唐翌殊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